钢铁行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路径

   2022-04-27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226

  每年的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于4月20日至26日开展,主题为“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去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简称“纲要”),要求:到2035年,我国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基本建成。我们钢铁行业应紧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一2035年)》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推进钢铁行业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十三五”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国钢铁迎来全面建成钢铁强国、全面引领世界钢铁的关键时期,钢铁人要从战略的视角重视知识产权建设,助力我国实现知识产权强国目标,笔者提出四大主要路径如下:

一、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离不开人才,我国钢铁领域拥有全球最大的钢铁人才储备,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在源源不断的培育金属材料领域的各类人才。

二、重视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拥有3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具备较强的研发基础。在“碳达峰、碳中和”以及智能制造赋能钢铁冶金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必将带来新一轮技术创新高峰,带动钢企新一轮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的高峰。

三、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

  按照《纲要》的要求并结合《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在钢铁行业开展知识产权强国计划3年行动等工作,以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与布局,加强专利成果的运用,加强知识产权与品牌的结合,为钢铁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四、进一步提升企业领导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

  通过加强钢企自身知识产权管理,加大原始投入,注重原创性发明专利的申请,组建行业的知识产权组织应对海外专利诉讼、侵权。积极开展海外专利布局,为企业技术、装备、产品“走出去”提供保障,为钢铁国际产能合作夯实基础,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作为全球钢铁主要研发中心,更应该利用好知识产权这个工具保护好科研成果,同时借助专利文献主动关注竞争对手,保护自己。钢铁行业知识产权工作要抓住发展机遇期,为早日实现知识产权强国,作出我们钢铁人的贡献。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