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大宗商品价格2022年存在冲高的可能

   2021-12-29 今日头条163

  12月15日,英国商品研究所CRU成立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部,发布了碳排放分析工具,对此,《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了英国商品研究所CRU中国首席执行官John Johnson/约翰·约翰逊和多名CRU高级分析师。
  约翰·约翰逊介绍了CRU的五个主要业务,首先是我们的市场分析服务,主要看大宗商品的基本面,我们有经验丰富的关于钢铁、化肥、铝、有色等方面的分析师。
  我们第二个业务是做价格评估,价格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CRU的价格评估方法论,是跟国际做价格评估的方法是接轨的,遵循IOSCO规则。今年国家发改委也发布了价格指数管理规则,我们所有价格评估跟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第三个是战略咨询部,主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一些行业内的报告,包括市场定位、战略定位、尽职调查等等。
  第四个,我们的会展部每年都会在全球,线上线下举办一些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商品国际性会议。关于有色金属,我们最著名的是每年在圣地亚哥举办的全球铜会。
  第五个业务部门是可持续发展研究部,这个是新成立的业务部门,我们也非常骄傲能成立这样一个部门。我们这个部门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运而生的部门,主要做循环经济,能源转型,减碳等等,主要是跟这些比较相关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CRU有关于各主要大宗商品的定期报告,还颇具新意地发布了大宗商品的温度表。
  约翰逊列举了2025年CRU对大宗商品的价格和2021年大宗商品的比较,跨度是比较大的。这个里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哪些金属在未来五年,或者哪些大宗商品在未来五年会表现的最好,哪些会表现的相对来讲弱一点。像钢铁、锌、原材料,包括像煤,未来五年我们预计平均可能要下跌15%以上。
  约翰逊进一步指出,有些商品的价格2022年我们觉得可能会稍微在继续往上走一走,但是之后相对来讲,再往上冲的可能性,或者幅度会相对比较小一些。原因是2020年全球经历了疫情以后,各国采取了非常激进的刺激政策。刺激政策以后,经济是快速反弹,现在大家其实也看到,像美国它的量化宽松可能在明年退出,这些政策慢慢退出,大宗商品价格慢慢回归正常。他同时表示,明年大宗商品的供应可能会相对来讲稍微宽松一些。
  英国商品研究所CRU中国战略咨询部高级顾问王媛媛则介绍了CRU的碳排放分析工具。
  她表示,碳排放分析工具能为市场和客户带来几个方面服务。其中包括绿色采购、可持续金融、转型风险管理、碳边界调整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等。她举例分析了钢铁行业的脱碳前景和几种主要的减排方式,并指出钢铁行业脱碳没有捷径可言。
  针对大宗商品需求格局的变化将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带来的影响,约翰逊指出: 其实每个国家低碳程度进展不一样,政策要求的细致程度也不一样,总的来说要根据每个国家来具体分析。有三点是通用的,第一个是技术和工艺,要看它的技术和工艺,投资的如何,本国的技术和工艺进展如何。第二点,政策上,它有什么样细致的政策,已经既有的政策,它是一个框架也好,还是有一个路径图出来了。如果有清晰的路径图出来了,那么进展的会比较快。
  包括电动汽车也是,电动汽车技术在哪里,电动汽车原料在哪里,哪个国在这块投入比较大,它相对来说转型可能也会转的比较快一点,或者也会对它的供应链产生一定的影响。
  约翰逊还对中国的再生钢进口政策表达了积极的态度,他认为,如果这个废钢是处理过的,满足了中国再生钢进口标准,是对的。废钢是一种资源,我们应该欢迎它。他同时指出,未来钢铁需求见顶,是看到铁矿会有一定的下降。而且废钢不是一个自定价的体系,它一直在跟随别人,因为它在原料体系中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小的,尤其是在中国。
  CRU铝部亚洲区研究总监兼中国办公室首代助理万玲、CRU高级分析师王莉和CRU钢材分析师江真珍分别就电解铝、钢铁流程和废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于大家关注的碳税和碳市场问题,CRU方面指出,碳定价有两大体系,一个是碳税,另外一个是ETS/碳排放调整机制,我们国家目前在做的碳排放交易,其实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减碳。碳税就是向高排放的企业征税,商品价格就高了,成本就高了,市场来倒逼你自己想办法去实现减排,大概是这么一个逻辑。目前全球也有很多国家实施碳税。政策层面,国家也在考虑这个,有可能未来是双管齐下,ETS加碳税。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