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长效机制 实现“双碳”目标

   2021-10-25 网络194

  在24日举行的主题为“双碳目标、能源变革与大宗商品波动”第58期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CEO)上,参会专家表示,“运动式”减碳、通过控制能源需求实现“双碳”目标并不可取。实现“双碳”目标,应该建立长效机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王敏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角度分析说,到2030年,经济总量增长将增加1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或25%将减少4.8亿吨或10.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在107亿吨或101亿吨。因此,2030年达到碳达峰的空间是比较宽松的,不必将控制能源需求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手段。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徐晋涛认为,此轮“电荒”的主要原因是电力价格管制导致电力供给短缺,而近期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等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放开电价的价格管制,这将对能源结构调整、经济模式转型产生历史性影响。对于“运动式”减碳,他认为,会激化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应通过严格环境执法、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运用碳税等经济政策改革手段建立减碳的长效机制。

  钢铁行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户”,一直以来都是“双碳”目标下的重点关注对象。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认为,钢铁产业低碳转型路径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一是推动绿色布局,优化产业布局,推广全生命周期绿色产品;二是节能及提升能效,推广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三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优化原燃料结构,废钢资源回收利用,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四是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整合区域能源,固废资源化利用,推动钢化联产;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技术。

  谈及5月份钢铁价格居于高位及近段时间的价格波动,李新创认为,上半年国内外钢铁需求大,市场表现良好,使得钢铁价格能够维持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而钢铁价格波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钢铁原材料铁矿石的结构问题较为严重:我国消费铁矿石进口量大,在全球通胀的背景下,带来输入性价格升高;钢铁公司建设速度快、成本低,与矿山建设速度慢之间的矛盾,造成供需关系不平衡。

  关于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市场上的比例,王敏认为,一方面,要依靠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带来成本的下降;另一方面,当前煤炭发电定价低于社会成本,将碳价纳入电价后,将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和发展。针对可再生能源不稳定问题,他认为,打破省区之间的壁垒,建立跨省区的电力市场交易中心,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电力调度,以及发展储能技术,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徐晋涛进一步补充称,发展分布式能源将增加电力供给能力。

  达到“双碳”目标,应建立长效机制。在徐晋涛看来,长效机制的建立,要从社会成本最低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两方面考虑。在比较碳税和碳交易的优缺点上,王敏认为,碳税是政府直接定价,碳交易是市场化手段,碳税的优点是可以提升地方政府积极性,执行能力更强;碳交易相比碳税更直接,可确定碳配额总量,总量控制碳价就会上升。而两者混合使用,可能导致政策条块叠加、缺乏协调,企业减排负担过大。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更多>同类钢铁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钢铁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经营资质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10025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