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钢铁产业风云录,关注多国新动向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全球工业环境中,各国钢铁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今天,我们为您带来埃及、阿根廷、乌克兰、伊朗以及印度钢铁产业的最新动态,带您一窥全球钢铁市场的风云变幻。 埃及:新峰携手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打造综合工业园区 中国钢铁制造商新峰与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强强联手,计划投资16.5亿美元建设一个占地375万平方米的综合工业园区。该项目包括9家工厂,将分阶段建设热轧钢卷、汽车刹车盘、家电零部件等生产线,旨在促进埃及当地工业发展。埃及政府对此表示全力支持,承诺加快审批程序,简化行政手续,为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阿根廷:宏观经济形势趋稳,经济增长加快 阿根廷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第三季度经济较前一个季度增长了3.9%,这是自贾维尔·米莱总统上任以来的首次季度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私人消费和投资环比增长显著。出口成为2024年最为积极的经济指标,能源贸易顺差更是创下了15年来的新高。政府通过减少内阁部门、废除法规等措施,推动经济放松管制和缩减政府规模,成效初显。 乌克兰:长材进口量持续增长,面临原材料供应挑战 乌克兰国家海关服务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期间,乌克兰长材进口量同比增长了12.9%。其中,角钢、型钢和特殊型材进口量大幅增长,土耳其成为主要供应国。然而,原材料供应紧张成为制约乌克兰钢铁产业发展的瓶颈。铁矿石球团生产下降,而出口增加,导致海绵铁生产商面临原材料短缺问题。 伊朗:能源限制影响钢铁生产,海绵铁成亮点 自初夏以来,持续的能源限制对伊朗钢铁生产造成了显著影响,减产约一百万吨,损失超过4.5亿美元。然而,在困境中,海绵铁生产却逆势增长,成为钢铁市场的希望之光。尽管如此,铁矿石球团生产下降和原材料供应紧张仍引发了对该领域生产持续性的担忧。 印度:热轧钢进口量创八年新高,国内产业面临挑战 印度在2024/2025财年(4月至11月)期间热轧钢进口量同比增长了26.6%,达到了650万吨,创下八年新高。中国、日本和韩国成为印度钢铁进口的主要来源国。随着进口量的增加,印度国内钢铁生产商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为支持国内产业,印度政府正考虑对钢铁进口征收临时保障税。同时,主要钢铁公司也采取措施,以较低价格向中小企业供应钢铁,以缓解其经营压力。 结语: 从埃及的综合工业园区建设,到阿根廷的经济增长加速;从乌克兰的原材料供应挑战,到伊朗的能源限制困境;再到印度的热轧钢进口新高,全球钢铁产业正经历着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各国政府和企业需要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仅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