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钢铁资讯首页 钢铁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拉闸限电,背后有非常深层的原因!

2021-09-28 11:292640网络

  最近,问“拉闸限电”问题的战友特别多,因为事情看起来的确有些匪夷所思!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东北某省的地级市的水务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而且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
  也就是说,有城市已经公开表示不能保证市民的生活供水、供电了,包括手机信号、网络也可能不通,甚至交通信号灯的供电都不能保证。现代中国,若非官方媒体报道,这样的公告是绝对令人难以置信。为什么?因为这种事发生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还能理解,发生在2021年的城市正常思维绝对无法理解,相信市民也无法接受。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不少声称中国部分地区拉闸限电是为了和美国打贸易战的观点,这种观点不合逻辑,肯定也不值一驳。打贸易战是国家层面的事,是宏观的事,绝对不可能微观调节到在某个很小的区域拉闸限电的地步。
  我国外贸出口今年将超20万亿元,局部微观调节怎么可能去打贸易战?打贸易战完全可以有更加宏观高效的手段,怎么可能进行如此微观低效的应对?所谓海水不能瓢舀,所谓局部拉闸限电是和美国打贸易战的说法就是典型的海水瓢舀。所以,拉闸限电是为了和美国打贸易战的说法肯定是不对的。
那么,局部地区到底为什么会拉闸限电?
  其实,之所以局部地区出现拉闸限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电不够用了!
  也就是说,之所以拉闸限电,客观上不是地方政府刻意为之,而是实实在在电力不够用了。若非真的到了无电可用的地步,绝对不会出现上述城市连最基本的供水、供电都保证不了的地步,而且还号称要继续好几个月。民生最大,这种影响到老百姓基本民生的事绝对是大事,哪个地方官会不考虑自己的乌纱而随意给市民断水断电呢?电真的不够用了,才出现那样的拉闸限电。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电不够用了呢?在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看来,根本原因在于4个方面:
一、“双碳”目标的影响
  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柴静采访丁仲礼院士的视频。那个视频,真的是典型的一问一答式的现场打脸!谁在挑衅、谁在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目了然。这次采访,让很多中国人认清了什么是碳排放、碳排放关乎我们怎样的利益等。下面的视频,是截取采访中的一些高潮部分,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人权,每个人都应该有大致相等的排放权,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早,已经排放了一两百年甚至更久,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要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然而,问题在于,发达国家并不想承担太多责任,他们拥有资金、技术,他们单位能耗所产生的GDP更高,他们正在基于低排放制定一系列人类的新规则,他们试图利用新规则来继续剥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除了争碳排放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速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尽最大努力提升技术,就是要加速提升单位能耗的GDP。过去些年,中国在争取到了相对较好的碳排放权后,更是在节能减排的生产技术上做了改进,这就是我们主动做的产业升级。
  为什么要做这些产业升级?因为发达国家是不会等我们,他们会加速推进低碳经济,并且会基于此建立新的政治经济游戏规则,如果我们不主动推进技术升级、推进节能减排,我们就会在战略上陷入被动。所以,当巴黎协定达成后,我们就要更加坚决地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来尽快提升单位能耗的GDP。
  在保证经济发展速度的情况下,企业还要进行大力减排,这的确很难,但我们已经找到了办法,我们也掌握了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制定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也就是“双碳”目标。
  所谓“双碳”目标,就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全世界的庄严目标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
  我们的“双碳”承诺本质是什么?在占豪看来,除了对全期气候变暖应对有积极意义之外,还是我们由过去争取碳排放权向争取未来低碳经济的规则制定权的转型。也就是说,我们的“双碳”目标是在争取未来新的发展模式的规则制定权的。
  因此,“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这就是为什么是2021年的工作重点,为什么写进十四五规划。
  基于“双碳”目标,我们的发展模式是必然转变的,所以在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我们的能源结构,进行节能减排的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譬如,过去十多年我们大力发展太阳能、水电、风电、核电等技术,尽量减少、延缓、停止火电项目的建设。大家可以看看一下,2014年我国GDP刚过64万亿,火电发电量却占总发电量的77%;到了2020年,我国GDP超过100万亿,但火电的发电量已经下降到了总发电量的71%。

  双碳压力下,传统能源必然是有上限的,这必然会给部分产能落后的地区带来能源压力。

二、中国经济复苏超出预期
  中国2021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超过了预期,尤其是出口增速,在全球贸易萎缩、经济增长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复苏强劲,出口增长强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用电量增长当然也非常强劲。
  中国国家能源局7月14日发布的近期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的相关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总计为393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以上。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此高的增速,我们的电力生产当然会出现短期的压力,尤其是产能落后的地区,一方面有“双碳”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巨大的用电量的增长,新能源的建设速度赶不上需求的速度,电力供应缺口是显而易见的。
三、地方政府的历史欠账
  多年前,我国开始大力进行节能减排之时,记得占豪熟悉的一个重工业发展较好的县城遭到了很大的压力,有一年“拉闸限电”非常频繁。然而,过去几年,该县城大力发展新能源,乡村里到处是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在当地应用也很普遍。当时,他们痛过了,并且痛定思痛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如今,面对“双碳”的目标,他们现在就不存在“拉闸限电”的问题了,生产、生活都很正常、很淡定。

  局部地区为什么出现了那么严重的“拉闸限电”?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地方政府前几年在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上有欠账,经济不好缺少改进的动力,没有改进经济发展状况就更差,如今“双碳”目标定下了,当然就有些不适应。
四、全国用电还未实现一盘棋

  虽然,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得非常好,但我国的电力还未实现全国一盘棋。为什么电力为实现全国一盘棋?答案很简单,因为涉及到很多地方的现实利益,这个利益的重新梳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譬如,相关电力生产在A省份,相关的排放指标用的也是A省份,相关电力输送到B省份的话,B省份需要用怎样的价格购买就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而且,由于电力涉及到经济发挥在那和民生,属于宝贵资源,各省市生产的电力当然首先会保证自己的供应。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还没有一个适应市场的体系来保证全国供电一盘棋。在这种背景下,就必然会出现有的省份电力过剩,而有的省份电力不够用的局面。
  据媒体报道,国家电网就当前供电形势表态,将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电力保供攻坚战,保障基本民生用电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国家电网提出了五个措施,其中前两条就是在加强电力调度:一是强化全网统一调度,合理安排运行方式,服务好发电企业,做到应并尽并;二是统筹调配资源,充分发挥大电网平台优势,挖掘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

  另外,在我国电力出现阶段性紧缺的情况下,我们的确是需要压缩能耗高、生产率低的落后产能出口企业的用电,就现阶段而言,那种高耗能、低生产率的出口企业,相当于低价把我们的能源输送到了其他国家,这在现阶段及以后显然都是不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那么把这些能耗压缩掉来保证民生用电是很有价值的。

  “拉闸限电”背后的原因是多层次的,既有宏观战略层面的原因,也有微观层面的原因,既有我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因素,也有用电不合理安排的因素,还有电力全国调配不合理的因素等等。
  对于“拉闸限电”,我们国家是绝对不会允许影响民生的拉闸限电,绝对不会允许地方政府为了某些考核指标而牺牲民生,同时当问题暴露之后,我们国家一定会有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案,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拉闸限电”影响经济和民生的问题。

  对于“拉闸限电”,我们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我们需要客观理性看待。占豪认为,“拉闸限电”不会成为长期的现象,多部门的合力一定能很快解决问题!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IMF总裁:须在债务重组进程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4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IMF必须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表示中低收入国家正面

0评论2025-04-23472

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明起发行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将于4月24日正式开闸。专家预计,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挥稳增长、促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今年发行高

0评论2025-04-23366

广西:力争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产值同比增长5%以上
各设区市、县(市、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现将《2025年二季度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广

0评论2025-04-23377

2024年煤炭行业统计年报汇审会召开
4月17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召开了2024年煤炭行业统计年报汇审会。来自全国各省煤炭管理部门和全国大型煤炭企业负

0评论2025-04-23362

创元期货:铁合金缺乏向上动能
年初以来,黑链指数冲高回落。锰硅节奏上与黑色系基本同频,但波动更大,且较前低仍有空间。锰硅期货2505合约从1月9日的低点6008

0评论2025-03-18573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流程钢铁冶金超低碳排放关键共性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顺利举行
3月15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专项“长流程钢铁冶金超低碳排放关键共性技术及其应用”项目启

0评论2025-03-18575

事关提振消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央行等6部门最新发声
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

0评论2025-03-18427

金融如何更好支持民营企业,倡议书来了!
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全国工商联3月17日在京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号召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更大力度

0评论2025-03-18353

事关育儿、就业、增收!国新办发布会解读《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按照以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

0评论2025-03-18355

强调增收减负,部署七大行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详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在需求侧加大政策力度,着力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并且部

0评论2025-03-18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