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钢铁资讯首页 钢铁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壮大经济新动能

2024-06-07 09:251830经济参考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合力共建创新平台、共同攻坚卡脖子技术,共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条件下的供应链冲击,有利于充分发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能。

当前,必须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内涵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在“双碳”目标和产业安全等国家战略导向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某一地理区域呈现出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各企业不断集聚,区域内与产业相关的创新平台、科研院所、公共服务平台等对产业的支撑和辐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链和产业发展生态不断完善,产业内部各环节企业因共性或互补性良性互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链深入合作,从而形成生产制造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的有机整体。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既有一般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共同特征,更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独特特征。

一是集群化要求地理集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尤其强调产业链和创新链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或相邻。集群化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就是要推动产业链主要环节企业在同一区域内集聚发展,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尤其依赖创新平台的作用,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要求与产业密切相关的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外部机构也同时集聚在同一区域,以有利于企业与创新机构和组织的互动和联系。

二是集群化要求链条完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尤其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关键环节不能存在短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部分核心关键环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些环节的缺失或不足会对其他产业链环节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完善核心关键环节,即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等主要链条在区域内不能存在短板。

三是集群化要求企业互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尤其强调企业在创新研发上的合作。即指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企业因共性或互补性合作和互动,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建立配套关系,有研发、销售等同类型需求的企业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产业组织方式开展战略合作,特别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推动重大技术创新和卡脖子技术攻关。

四是集群化要求多链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尤其强调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的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需与相关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才能不断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等方式支持前沿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不断满足重大需求,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五是集群化要求特色化、专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尤其强调对裂变出来、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细分赛道的专业化治理能力。产业发展是一个分工不断细化的过程,相比其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一个不断特色化、专业化的过程,从初期的粗赛道不断裂变为具体细分赛道,相应要求具体细分赛道的企业和专业化的机构不断聚集,在此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与当前监管不相适应的新问题,要求动态提升专业化的产业治理能力。如,从生物医药产业裂变出的基因细胞治疗等细分产业涉及伦理和安全等问题,对政府的相应的治理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集群化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能

集群化发展能有效推动有限资源集聚,通过提升规模效应等方式,以最小的成本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是提升产业创新水平。一方面,企业能较为容易地从产业集群中获得专业化的供应商等知识信息、公共服务和具有特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人才,产生较好的创新溢出效应,促进集群内企业更好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尚未实现产业化的知识和技术是非标准的默会信息,难以通过文字等信息扩散,但集群内部企业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学习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能够较为便利的获得这些知识,上下游不同企业之间研发人员面对面的沟通也有利于擦出创新火花,促进早期创新成果扩散,这对于技术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尤其重要。

二是实现产业规模经济。同一产业在某一区域集聚,产业对供应链企业、中间产品和特定要素的市场需求规模将扩大,这能够有效降低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供应链整合成本,也能降低特定要素的单位成本。

三是促进产业专业分工。产业集群化发展会带来产业规模在同一区域的集中,由此使得供应链企业、劳动力以及创新人才和各种机构随之集聚,这有利于促进各类分工的细化,进而提高生产率。

四是降低产业交易成本。空间邻近有助于降低单次交易费用,同时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企业间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双方更容易达成交易和履行合约。此外,企业的空间集聚还能够节省搜集市场信息的时间和费用,进而降低交易成本。

多策并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集群化发展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效能的重要方向,也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以“集中布局、集聚发展,补足短板、优化生态,区域协同、主体联动”为思路,加快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

一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布局和集聚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集中布局,引导与前沿技术相关的重大生产力和重大科学装置集中布局,以发挥更大规模效应。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相关机构和组织实现空间集聚,在全国形成经济圈之间错位和经济圈内部关联的产业分工格局。根据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市场需求等维度特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经济圈和城市群,引导布局不同知识本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错位发展,发展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是补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短板,即指补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产业链环节、创新平台、公共服务、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短板。引导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快补齐产业链短板,着力固链强链延链补链,提升本地产业链配套能力。对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基地,要重点促进制造环节的创新平台、公共服务、人才资源的布局,提升对制造基地的支撑能力。

三是优化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生态,即指增强政策协调性系统性创新性,优化政策引导新环境,提升产业培育和治理能力。产业生态是由生产要素、企业组织、政策措施等组成,以各种要素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作用为核心,能够形成特定的产业结构与功能的复杂系统。其中,政策措施是促进各种要素与产业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入前沿发展领域,需要当前的制度、政策等与之协调发展。

四是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和主体联动。发挥头部城市创新平台、高校院所、公共服务等优质资源优势,提升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和支撑能力,加快形成研发在头部城市、制造在周边中小城市的产业链分工格局,强化区域间产业创新、应用场景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强化集成厂商与核心零部件企业合作,促进产业链同一环节企业在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合作,着力推动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高校、科研院所、培训机构等平台和主体与产业以及内部企业互动。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湖南: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2702.4亿元,同比增长5.4%
湖南4月22日举行全省第一季度经济形势新闻通报会。今年以来,湖南省经济运行延续了去年三季度以来回升向好势头,一季度全省地区

0评论2025-04-23331

山东: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23466亿元,同比增长6%
4月2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经济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山东省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2025年第一季度

0评论2025-04-23315

央行: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29万亿元
初步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2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

0评论2025-03-17352

央行: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7.29万亿元,同比增长8.2%
初步统计,2025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17.2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8.36万亿元,

0评论2025-03-17356

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

0评论2025-03-03322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2月27日)公布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解读分析报告。国际上通常采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作

0评论2025-02-27361

2024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增长8.8%
据海关总署,2024年我国外贸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增长8.8

0评论2025-02-25341

2025年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
202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环比均下降0.2%。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

0评论2025-02-10391

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份CPI涨幅扩大,PPI同比下降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解读2025年1月份CPI和PPI数据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5年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

0评论2025-02-10388

中国1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1,前值52.2
中国1月财新服务业PMI为51,低于上月1.2个百分点,为2024年10月来最低,但仍维持扩张。

0评论2025-02-0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