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钢铁资讯首页 钢铁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进一步降低煤电机组能耗,提升灵活性和调节能力

2022-11-25 10:341920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的重要一环。“双碳”目标下,我国进一步提出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煤电行业既要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又要不断提升清洁高效发展水平,“三改联动”是关键一步。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设置了煤电“三改联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各地正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以占比不到五成的装机,生产了约六成的电量,支撑了超七成的高峰负荷需求——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

煤电行业也是我国电力领域中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双碳”目标下,我国进一步提出推动煤电“三改联动”。煤电“三改联动”如果实施得当,将极大地助力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简单来说,“三改联动”就是针对煤电机组进行的三种技术改造:节能降碳改造是为了让煤电机组降低度电煤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供热改造是为了让煤电机组能够承担更多的供热负荷,实现对低效率、高排放的分散小锅炉的替代;灵活性改造是为了让煤电机组进一步提升负荷调节能力,为新能源消纳释放更多的电量空间,并帮助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煤电节能降碳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供热改造规模力争达到5000万千瓦、灵活性改造完成2亿千瓦。

当前,煤电行业“三改联动”进展如何?正面临哪些挑战?记者进行了采访。

进展——

促进电力行业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电力灵武电厂,工作人员正忙着检查供热首站热网循环泵运行参数,确保冬季供暖保障。这座电厂2015年起三次进行供热改造,现在不仅能发电,还具备超过66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

“现在我们供热能够覆盖银川市近2/3的城区,替代了几百台分散燃煤小锅炉,每年减少燃煤量13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灵武电厂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国强告诉记者。

眼下,电厂的灵活性改造项目“飞轮储能+火电联合调频”也正加紧建设,预计年底正式接入运行。据介绍,项目能够显著提高火电机组调频能力,响应时间达毫秒级,帮助消纳不稳定的新能源。

“风电、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的特点。一方面需要保持合理的煤电体量,确保无风无光时的电力供应;另一方面,在风电光伏发电高峰期间需要煤电压低发电出力,为风光发电让路,从而实现先立后破、有序替代。”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认为,大力推动煤电“三改联动”,不仅能推进煤电行业实现清洁高效、灵活低碳的高质量发展,还可以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整个电力系统低碳转型。

当前全国具有灵活调节能力的电源不足20%。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夏忠介绍,尽管抽水蓄能、燃气发电、新型储能等都是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而言,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储能技术受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制约,增速受限;抽水蓄能受站址资源、建设周期较长等因素限制,规模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气电受气源、气价限制,仅能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因此,煤电灵活性改造是提高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现实选择。

来自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电机组超过10亿千瓦、节能改造规模近9亿千瓦、灵活性改造规模超过1亿千瓦。“十三五”以来,我国煤电机组排放的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不到全社会总量的10%,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

难点——

投资能力不足、缺乏有效回报机制

盘算煤电“三改联动”的“社会账”,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提升清洁低碳、高效灵活发展能力,好处毋庸置疑。那么,对企业来说,考虑成本和收益的“经济账”又该怎么算?

杜忠明告诉记者,成本主要来自改造投资以及灵活性运行带来的相应损失。由于不同机组的具体条件千差万别、改造范围也不完全相同,投资差异较大,一般每千瓦投资在几十元到几百元。另外,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后,低负荷运行时机组能效下降、度电煤耗上升、燃料成本相应增加;低负荷运行也意味着相应时段的发电量下降,发电收益有所减少。

从收益来看,节能降碳改造能够降低机组运行的燃料成本,供热改造可以获得热力供应收益,部分地区对开展灵活性改造的机组给予辅助服务奖励,上述收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改造投入。

安徽一家进行灵活性改造的电厂负责人给记者算了笔账:改造后机组的最小稳定出力,由原来的40%额定负荷降低至30%,2021年获得收益245.6万元。但降低额定负荷后,合计增加供电煤耗23.9克/千瓦时,当年增加燃煤成本约70万元;不仅如此,改造后由于设备增加,据测算每年会增加约269万元的维护、折旧等费用。

“考虑到接下来机组深度调峰时长的增加,改造项目前景还是有的。但目前来看,资金压力仍然较大,希望增加政策支持,提高调峰收益。”该负责人建议。

采访中,不少专家和企业谈到,投资能力不足、缺乏有效回报机制,是当前实施“三改联动”面临的难点之一。

“供热改造有利于提高综合能效、拓展热力市场,发电企业积极性较高。但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涉及技改投资、交易补偿,目前投入产出效益还不明显。”夏忠说,今年以来煤炭价格高位运行,不少煤电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随着新能源装机占比的持续提升,煤电年利用小时数还会下降、收入还会减少。

夏忠建议,进一步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抓好煤炭保供稳价工作,推进形成科学合理的电价、煤价形成机制,扭转发电企业大面积亏损局面,提升煤电企业“三改联动”的积极性。

为解决资金问题,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陆续推出。《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也提出,加大财政、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利于提高煤电企业改造升级的积极性,但未来仍需在财政、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机制。”杜忠明说。

解题——

坚守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底线,合理把握改造节奏

当前,不少地方正在积极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山西提出,推动现役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实现基础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河南提出,通过完善煤电调峰收益机制、支持煤电企业积极争取专项再贷款等政策举措,化解煤电企业经营资金压力,兼顾安全、技术和经济目标,统筹推动煤电企业“三改联动”。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十四五”时期煤电“三改联动”的目标测算,可带动有效投资约1000亿元,节约煤炭消费5000万吨以上,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5000万千瓦以上。

“除了需要解决资金方面的困难外,还要加强研发新装备、新技术。当前部分改造技术尤其灵活性改造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部分机组难以确定经济适用的改造方案,且安全运行面临一定风险,要统筹考虑技术的可行性、经济性和运行安全性。”杜忠明说。

“煤电仍是近中期电力系统灵活性和发电量的第一大支撑电源,需要正确认识‘双碳’目标下煤电的兜底保供、系统调节等价值,发挥好煤电的‘压舱石’作用。”夏忠建议,各地区要坚守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底线,根据电力供需形势,有序安排煤电机组停机改造窗口,防止因改造影响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在推进煤电机组改造升级过程中,要统筹考虑机组的技术特性,因地制宜、因厂施策、一机一策,避免“一刀切”和层层加码;此外,依据节能改造进程,可以适时修订相关标准,提升节能标准约束力。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专家看两会丨透过两会报告看钢市供需
2025年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政府与各部委工作报告陆续发布。下面,笔者就透过两会系列报告披露的信息简要分析2025年钢市供需变化

0评论2025-03-17375

专家解读之三:大力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已接近1万亿元,企业数量约3万家,覆盖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等多

0评论2025-03-14344

专家解读之二: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能力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环保产业的基础性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0评论2025-03-14313

“世界市场并非不需要材料,而是需要高质量的材料”——朱小坤代表谈高端产品出口
天工国际2024年财报显示,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40%。“2024年,天工国际的钢材出口没有下降,这说明世界市场并非不需要材料,而是

0评论2025-03-14341

刘结一:钢铁等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新质生产力收效显著
“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智能装备快速普及。在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有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

0评论2025-03-04357

赵民革代表谈钢铁行业破局之策
2024年,钢铁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浪潮里破浪前行,虽然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不断,“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特征日益明显,

0评论2025-03-04340

文刚:发展电炉钢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电炉炼钢工艺无论是在污染物排放还是在碳减排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电炉钢对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作

0评论2025-03-03310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2

0评论2025-03-03333

于勇:推动AI赋能制造业发展 塑造未来制造业新格局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

0评论2025-02-28320

9成以上企业认为3月进口铁矿石价格走势前高后低
针对3月份价格指数的看法,调研样本企业中54%的铁矿石产业企业认为,3月份均价与2月份相比上涨,38%铁矿石产业企业认为看跌,8%

0评论2025-02-2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