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钢铁资讯首页 钢铁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原料用能“松绑”释放哪些信号

2022-11-10 10:392220经济日报

  原料用能扣减新政策有利于加快推动能源要素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率更高的产业和项目倾斜,推动加快构建高端完整的化工生产和供应体系,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压在化工企业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发布通知,明确提出在“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将原料用能消费量从各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及能耗强度中扣除,并明确了具体扣减方法。对原料用能和燃料用能加以区别对待,能够更为科学准确地反映能源利用实际,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用能空间,为维护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什么是原料用能?简单说,原料用能是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即能源产品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非能源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比如,企业以原油为原料生产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用到的原油就属于燃料用能;若企业以煤炭、石油或天然气生产非能源用途的烯烃、芳烃、合成氨等产品,用的能源就属于原料用能。

  为何要对原料用能和燃料用能进行差异化管理?我们知道,在化石能源使用中,直接燃烧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原料用能与燃料用能则不同,在碳排放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作为原料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并没有被“烧掉”,而是在工艺系统中密闭转化为其他产品,带来的碳排放远远低于燃料用能。同为能源消耗,如果把原料用能简单视作“燃烧”来计算碳排放,显然并不科学。

  过去我们“胡子眉毛一把抓”,对二者一视同仁管理,带来一系列发展问题。我国原料用能虽然只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左右,但关系到化工、有色以及下游纺织、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系列产业,在工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非常突出。2021年9月份,受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全国多个省份出现限电,“一刀切”削减用能总量导致一些化工企业被迫停产,部分省份黄磷、纯碱、醋酸等上游基础化工原料、中游医药中间体、兽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等生产受限,市场供应紧张,大宗化学品市场价格出现了频繁剧烈波动,产业链供应链扰动明显。更严重的是,受制于用能指标,一些国家亟需的新增化工项目长时间卡在审批环节,无法启动。

  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保障原料用能至关重要。对于“卡脖子”问题,大家更为熟知的是芯片,但我国高端电子化学品、高端功能材料、高端聚烯烃等化工新材料的对外依赖度绝不亚于芯片。历史证明,每一次科技革命一定伴随着材料的革新,未来制造业竞争的关键也是材料。在德国制造业平均成本中,材料占比超过一半,通过材料提升带来的效益比节能高10倍,比改善物流高30倍。可见,关键材料不突破,先进制造就是“空中楼阁”。

  近年来,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攻克了有机硅、MDI、特种工程塑料等关键技术,但总体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原料用能比例明显偏低,背后反映的是产业形态、工艺路线、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我国将稳步推动“减油增化”、加快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原料用能规模也将随之增长。早在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此番进一步完善细化该政策,意味着很多化工项目所需能耗指标大幅下降,此前许多卡在审批环节的项目有望获批。长远看,原料用能扣减新政策有利于加快推动能源要素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率更高的产业和项目倾斜,推动加快构建高端完整的化工生产和供应体系,助力制造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原料用能扣减不是鼓励各地盲目发展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项目,也不是为相关产业发展敞开口子。各地要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从政策符合性、程序合规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不放松项目准入要求。相关企业也要毫不松懈地做好节能降碳工作,持续提升原料用能利用效率,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专家看两会丨透过两会报告看钢市供需
2025年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政府与各部委工作报告陆续发布。下面,笔者就透过两会系列报告披露的信息简要分析2025年钢市供需变化

0评论2025-03-17406

专家解读之三:大力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已接近1万亿元,企业数量约3万家,覆盖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等多

0评论2025-03-14362

专家解读之二: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能力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环保产业的基础性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0评论2025-03-14340

“世界市场并非不需要材料,而是需要高质量的材料”——朱小坤代表谈高端产品出口
天工国际2024年财报显示,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40%。“2024年,天工国际的钢材出口没有下降,这说明世界市场并非不需要材料,而是

0评论2025-03-14366

刘结一:钢铁等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新质生产力收效显著
“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智能装备快速普及。在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有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

0评论2025-03-04366

赵民革代表谈钢铁行业破局之策
2024年,钢铁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浪潮里破浪前行,虽然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不断,“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特征日益明显,

0评论2025-03-04378

文刚:发展电炉钢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电炉炼钢工艺无论是在污染物排放还是在碳减排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电炉钢对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作

0评论2025-03-03338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2

0评论2025-03-03353

于勇:推动AI赋能制造业发展 塑造未来制造业新格局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

0评论2025-02-28341

9成以上企业认为3月进口铁矿石价格走势前高后低
针对3月份价格指数的看法,调研样本企业中54%的铁矿石产业企业认为,3月份均价与2月份相比上涨,38%铁矿石产业企业认为看跌,8%

0评论2025-02-2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