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钢铁资讯首页 钢铁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煤炭大市经济逆袭 多城名义GDP增速超30%

2022-02-11 15:312300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被称为“中国第一产煤大市”的神木市,发布了2021年11月统计月报。

  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神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2885.93亿元(含反馈),同比增长59.8%,较1-10月加快6.9个百分点。1-11月,全市财政总收入484.74亿元,同比增长73.7%,地方财政收入124.11亿元,增长58.6%。

  是什么带来了神木市的财政收入“逆袭”?2021年12月底,神木市发布《关于2021年财政预算调整(草案)的报告》,提出受煤炭价格变化较大导致收入增幅较大。

  而神木市所隶属的陕西省榆林市也是有名的“煤都”,根据榆林市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该市GDP达到5435.18亿元,较上一年名义GDP增速超30%,实际GDP增速7.9%。

  事实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了多个煤炭大市,发现普遍出现经济增速强劲增长的态势。

  “2021年,原材料价格、能源价格上涨利好资源型城市和省份。尤其是在能源上涨的背景下,不少商品价格不涨反降,掌握原材料的城市赚得‘盆满钵满’,财政收入普遍快速上涨。”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指出,不过这一“红利期”还能维持多久很难判断。

煤炭大市的“雄起”

  在榆林市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12月份统计月报中,可以看到这个城市如何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2021年榆林规上工业产值首次突破7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55.9%,其中能源工业产值增长61.4%。主要能化产品也取得新突破,原煤产量5.52亿吨,比上年增长6.2%。

  但榆林并非唯一在2021年经济“雄起”的煤炭大市。

  2022年1月29日,山西省晋城市发布2021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综述,全市生产总值为191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5个和2.5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7个和2.5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2021年晋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其中煤炭作为最重要的主导行业,在2021年占比高达73.2%,增长20.0%。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名义GDP增速计算,晋城也超过30%。

  “名义增速就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它不考虑价格变动的因素,比如去年和今年一个城市同样挖100吨煤炭,价格上涨20%,名义GDP上涨20%,但实际GDP并没有变化。”孙不熟指出。

  此外,忻州、吕梁、长治等煤炭大市也明显受益于煤炭价格上涨,名义GDP增速接近甚至超过30%。

  孙不熟指出,导致2021年煤炭涨价的因素很多,包括全球供应链受到影响、国际贸易摩擦、货币超发等因素。尤其是海运价格上涨,很多能源无法从海外运抵中国。

如何转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煤炭的价格后续有下行压力。

  以焦煤为例,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首席研究员江露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黑色板块表现强势。

  “但与‘强预期’对应的是‘弱现实’,尤其是后续焦炭需求将继续走弱,2月9日焦价第二轮调降全面落地。焦炭利润继续压缩将倒逼焦煤降价,企业对后市炼焦煤多持看跌态度,近期产地炼焦煤竞价有流拍现象。”江露指出。

  从各个产煤大省来看,江露指出,主产地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等地区炼焦煤价格弱稳运行,个别地区主流煤种价格大幅回落。

  近日,发改委也表示,正月初三以来,各地区煤炭产量快速回升,目前已基本恢复至节前水平,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仍保持在1.65亿吨以上,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4000万吨。

  江露认为,2022年焦煤结构性短缺问题仍存变数。一季度,较为确定的是减量空间大约在1500万吨,对应2021年1、2月份的表外产量。剩余时期可量化空间较小,一方面焦煤生产受政策扰动频繁,另一方面,优质主焦煤的供给边际变化将主导市场方向。

  而这或许意味着,在2022年,煤炭大市的“雄起”不一定能持续。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指出,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长远来看,清洁能源肯定是发展的方向,因此煤炭发电量逐步减少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对于煤炭大市来说,受益于煤炭价格持续上行的日子很难长期持续。

  “不过,煤炭价格上涨使煤炭大市的财政收入出现非常大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产业转型升级。”胡刚表示。

  不少煤炭大市也确实希望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早在2016年,榆林就发布关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能源矿产采掘业,做优煤电产业,做大化工产业,壮大新材料产业,扶持装备产业等等。

  “煤炭大市的转型,并不是简单的去干其他产业,更重要的是要使煤炭产业更高质量地发展,实现能源产业本身的升级。”孙不熟指出。

  胡刚指出,煤炭价格上涨不可持续,但煤炭大市转型升级并不容易,缺乏其他的发展条件,比如区位优势一般,人才匮乏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转型是比较缓慢的,政府应该长远谋划,在财政有富余的情况下提前布局。

  “这并不是说这些城市应该搞大规模的基建,因为很多资源型城市未来人口或将减少,但是各个城市可以从自身禀赋出发。比如历史悠久的城市可以发展一些文化产业,另一方面就是从煤炭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做深、做好和自身资源有关的产业发展。”胡刚表示。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专家看两会丨透过两会报告看钢市供需
2025年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政府与各部委工作报告陆续发布。下面,笔者就透过两会系列报告披露的信息简要分析2025年钢市供需变化

0评论2025-03-17413

专家解读之三:大力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已接近1万亿元,企业数量约3万家,覆盖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等多

0评论2025-03-14365

专家解读之二: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能力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环保产业的基础性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0评论2025-03-14344

“世界市场并非不需要材料,而是需要高质量的材料”——朱小坤代表谈高端产品出口
天工国际2024年财报显示,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40%。“2024年,天工国际的钢材出口没有下降,这说明世界市场并非不需要材料,而是

0评论2025-03-14371

刘结一:钢铁等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新质生产力收效显著
“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智能装备快速普及。在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有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

0评论2025-03-04369

赵民革代表谈钢铁行业破局之策
2024年,钢铁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浪潮里破浪前行,虽然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不断,“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特征日益明显,

0评论2025-03-04381

文刚:发展电炉钢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电炉炼钢工艺无论是在污染物排放还是在碳减排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电炉钢对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作

0评论2025-03-03341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2

0评论2025-03-03355

于勇:推动AI赋能制造业发展 塑造未来制造业新格局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

0评论2025-02-28344

9成以上企业认为3月进口铁矿石价格走势前高后低
针对3月份价格指数的看法,调研样本企业中54%的铁矿石产业企业认为,3月份均价与2月份相比上涨,38%铁矿石产业企业认为看跌,8%

0评论2025-02-28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