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钢铁资讯首页 钢铁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后期钢价大概率在高位震荡运行

2021-11-02 11:432280中国冶金报

  虽然10月初由于国庆节长假积累了上涨情绪,部分钢材品种价格创下下半年新高,但相比煤炭等品种,钢价涨幅在大宗商品中并不算高。与去年同期相比,煤炭价格涨幅达200%左右,焦煤、焦炭、硅铁价格涨幅也在150%~180%,而普碳钢价格涨幅基本在60%以内。

  钢价虽然在10月份开头迎来了“开门红”,但也没能“笑到”月末。Ⅲ级螺纹钢价格自10月9日达到5946元/吨的相对高点后,直接滑到了10月28日的5283元/吨,整整下跌663元/吨。其他品种价格走势相差无几。此前,市场预计在供需双弱格局下钢价仍有高位震荡动能,但10月份这轮下跌着实有点“打脸”。笔者认为,要想抓得准价格走势,就有必要对价格运行的逻辑进行分析。

涨价的逻辑:各种“控”

  当前,钢铁限产的路径主要有3种:一是能耗双控下的产量压减,二是环保因素下的秋冬季限产,三是限电下的限产。3种限产叠加,是今年下半年钢市运行的主要逻辑之一。

  能耗双控是“双碳”(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常态化政策。从发达国家自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进程来看,欧盟国家要用60年,美国用43年,日本用37年,而我国给自己规定的时间只有30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将用最短的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

  在此背景下,严格控制钢铁、电解铝、氯碱、玻璃、水泥等行业的能耗总量,是既定政策。实际上,能耗双控政策在“十三五”时期就已经有所体现,只是今年以来加快了实施进度、加大了实施力度。今年8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的通知,9个省份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因此,部分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一级预警的省份开始加大第三季度限产力度,从而加大了这些地区对耗能企业的停产、限产力度。

  同时,今年的秋冬季限产力度也大于去年。为了确保明年初冬奥会举办期间空气质量良好,今年的秋冬季限产明显扩围加码。日前,工信部办公厅和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21年-2022年采暖季钢铁行业错峰生产的通知》(简称《通知》)。根据《通知》,河北省今年要做到粗钢同比减产2171万吨。据测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天津、北京在今年9月~12月份累计将压减粗钢产量1871万吨,月均压减粗钢产量468万吨。《通知》规定,在第二阶段(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3月15日)中,以削减采暖季增加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原则上各有关地区钢铁企业错峰生产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同期粗钢产量的30%。如果按照京津冀、山西等地2021年粗钢产量数据测算,这些省份(直辖市)仍要压减3332万吨粗钢产量。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大量压减工作相继落地,做到了实打实的限产,使得粗钢产量受到明显抑制,尤其是9月份粗钢产量出现大幅下降,这间接刺激了钢价一轮又一轮的上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今年8月份以前的限产,影响主要在供给端,而进入8月份后有了限电因素的扰动,影响主要在需求端。

钢价走势不完全取决于限产

  能耗双控影响深远,后期或许还有更多降耗方式要出台。因煤炭缺口而导致供电紧张,碳元素和铁元素多个品种受到影响,价格大幅波动。

  煤炭价格大涨,既有历史欠账问题,也有能源结构转换迎来历史转折关口的问题,还有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后遗症的问题,更有国际通胀、货币泛滥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问题。目前,美国天然气价格创下近7年来的新高,钢铁价格更是全球最高,热轧卷板价格持续超过1万元/吨。这都是美国加征关税、疫情后自产不足和滥发货币的结果。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几乎都在这一年创下历史新高或者次新高,原因何在?这背后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受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出现断裂,全球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原材料价格暴涨使消费出现分化,深层次矛盾越来越明显。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钢价走势并不完全取决于限产。2020年,在钢铁没有大规模压减时,钢价也上涨了一大截,这足以证明影响钢价走势的因素较为复杂。限产只是催化剂、助推器。况且,我国情况较为特殊,疫情下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快步迈入经济复苏通道,并且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限产就容易导致供需错配,也容易给资本提供借机炒作、猛拉价格的机会。当然,作为工业的粮食,钢铁自身的行业特性和其在产业链的地位决定了钢价不能像其他品种那样暴涨。

  总体上看,限产、限电增强了钢铁压产的效果,供给收缩已是不可逆转的事。但是,需求同样面临下降压力。尤其是8月份之后,限电、限产措施对下游消费影响加大。各种原燃料价格大幅波动,利润从下游流向原材料,产业链积累的风险也随之增大。下游的生产节奏、备货节奏、工期、资金到位情况等都受到了影响。对于钢价来说,限产力度大,价格就会走强,反之亦然,但钢价很难再创历史新高,大概率会在高位震荡运行。



免责声明:tiegu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仅供客户参考,不作为决策建议。原创内容版权与归tiegu所有,转载需取得tiegu书面授权,且tiegu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原创内容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方便学习交流,并不代表tiegu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权,敬请告之,核实后,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申请授权及投诉,请联系tiegu(400-8533-369)处理。



专家看两会丨透过两会报告看钢市供需
2025年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政府与各部委工作报告陆续发布。下面,笔者就透过两会系列报告披露的信息简要分析2025年钢市供需变化

0评论2025-03-17381

专家解读之三:大力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的总产值已接近1万亿元,企业数量约3万家,覆盖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等多

0评论2025-03-14349

专家解读之二: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能力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环保产业的基础性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0评论2025-03-14319

“世界市场并非不需要材料,而是需要高质量的材料”——朱小坤代表谈高端产品出口
天工国际2024年财报显示,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40%。“2024年,天工国际的钢材出口没有下降,这说明世界市场并非不需要材料,而是

0评论2025-03-14346

刘结一:钢铁等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新质生产力收效显著
“传统产业追‘智’逐‘绿’,智能装备快速普及。在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我国有79家,其中近半数来自钢铁、食品等传统产业

0评论2025-03-04358

赵民革代表谈钢铁行业破局之策
2024年,钢铁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浪潮里破浪前行,虽然新情况、新变化、新挑战不断,“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特征日益明显,

0评论2025-03-04349

文刚:发展电炉钢是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电炉炼钢工艺无论是在污染物排放还是在碳减排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电炉钢对推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作

0评论2025-03-03318

国家统计局解读2025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升至扩张区间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小幅回升——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解读2025年2

0评论2025-03-03337

于勇:推动AI赋能制造业发展 塑造未来制造业新格局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

0评论2025-02-28326

9成以上企业认为3月进口铁矿石价格走势前高后低
针对3月份价格指数的看法,调研样本企业中54%的铁矿石产业企业认为,3月份均价与2月份相比上涨,38%铁矿石产业企业认为看跌,8%

0评论2025-02-28340